在全国科普月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黄埔区科学技术协会协办配资实力股票配资网站,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承办的“广州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科普助力‘百千万工程’·黄埔呼吸健康直通车”项目,于9月19日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和广州市黄埔区会元学校,举办两场集趣味性与科学性于一体的呼吸健康主题科普活动。一天两场科普实验秀,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更在他们的心中悄然播撒了探索与创新的种子。
呼吸初探——小小肺部的大大世界
下午,华南师范大学李苏闽老师和林秀玲老师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呼吸的奥秘与肺部健康”的科普互动秀。老师们不仅用生动的实物模型展示呼吸全过程,还带来了可以亲手操作的“膈肌模拟装置”,邀请同学们上台体验“吸气时膈肌下降,呼气时回升”的奇妙过程。
“原来呼吸不光是口和鼻子的事,肚子里还有一部‘肌肉电梯’在帮忙呢!”一位同学在体验后兴奋地说道。活动现场还专门设置了“香烟解密实验室”,通过趣味实验让孩子们直观看到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是如何一步步侵蚀肺部健康的。科普课堂不仅讲解了二手烟、三手烟对身体的潜在危害,更引导大家如何在生活中主动避开“三类烟”的威胁。在接下来的“三类烟情景模拟”环节,许多孩子踊跃举手参与角色扮演,在欢声笑语和阵阵惊叹中,纷纷立下“拒绝第一口烟”的健康承诺。
芯片上的生命实验室,让科学“看得见”
另一场活动中,来自广州实验室的陆恒研究员及团队成员则以“方寸之间的‘人体实验室’”为主题,带领广州市黄埔区会元学校的学生们走进生物医学工程的尖端领域。现场展示了放大版的“肺芯片”动态模型,模拟肺泡收缩与气体交换,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芯片的“呼吸节奏”,仿佛窥见未来医学的微观世界。
“我们身体里有哪些重要器官?它们藏在哪儿、长什么样呢?”在计阳晴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带着满满的好奇心,开启了一场探索人体奥秘的科普之旅。计老师从器官的定义讲起,借助生动的图像和比喻,帮助同学们理解“器官是由不同组织构成、能完成特定功能的身体结构单位”。随后的互动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同学们亲手画出自己理解的“心脏”“肺脏”“胃”和“大脑”,还在趣味知识问答中积极抢答:“肺有几叶?”“心脏怎么工作?”“吃下去的饭去了哪儿?”……
整个课堂氛围活跃,同学们不仅在玩中学、在学中悟,更初步建立起对人体器官和生物医学的基本认知。一场课下来,科学的种子悄悄播撒,不少同学表示:“原来身体里每个‘零件’都有这么大用处!我将来也想当科学家,研究人体奥秘!”
科学不止于课堂,探索永无终点
活动虽已结束,孩子们却依然热情不减,紧紧围住讲师踊跃发问,眼神中写满对未知的渴望。一名小学生激动地说:“以前觉得呼吸很平常,今天才发现里面有这么多奥秘!我以后也想研究‘器官芯片’,当一名科学家!”
此次活动不仅是全国科普月的一项重要行动,更是将优质科普资源送达基层、弘扬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家精神的有效实践。未来,学会将继续携手高校、科研院所、临床机构与中小学校,持续打造一系列“既有趣又有料”的科普品牌活动,让科学的种子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百千万工程”与健康广东建设持续注入蓬勃的青春动能。
南方+记者 李鹏程配资实力股票配资网站
国元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